現在位置: Heha遊戲網 >> 新聞中心 >> 業界動態 >>  正文
暴雪Mike:整合韓國電競是暴雪戰略規劃
作者:其他遊戲匯總  來源:官方供稿  發佈時間:2013-04-11
最新遊戲:

暴雪宣布了全新的WCS賽制,Team Liquid的記者Waxangel對暴雪娛樂CEO——Mike Morhaime先生進行了一次訪談。同時,在韓國正式宣布這一信息的全球運營執行副總裁Itzik Ben-Bassast先生也加入到了訪談之中。

Waxangel:從去年開始你們就做出了許多改變。您是如何評價2012戰網世錦賽以及是否對其滿意,以及是哪些方面的不滿意導致今年做出的許多變革?

Mike Morhaime:這是個好問題。首先從我們喜歡的內容開始說起。我認為2012戰網世錦賽在展示那些你所不知道的當地英雄方面做的很不錯。我們一直進行到了最後,率領全世界的解說參與到BWC之中,並參與所有出席BWC的人的採訪工作,以及一些非常不錯的內容製作。如果你在BWC上認不到人,那麼應該看看這些採訪。

我認為賽事中有一些​​不錯的地方。當然也有一些不好的地方,其中就是和《星際爭霸2》的生態系統脫節。所以我們得比之前更努力才能讓《星際爭霸2》的賽事很棒。除了創造出獨立的故事線之外,我們也創造了額外的平行路線,但並沒有確定2012的路線。從觀察的角度來說,嘗試找到最好的選手,以及發現出了什麼趣事,我認為這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這並非我們本來想要做的。我認為我們想要的——是將賽事升級並融入電競生態​​圈裡,並告訴大家這是一個可以整年追著看的東西,這樣你就知道最好的選手,以及你最喜歡的選手每年都在做什麼了。你知道他們需要做什麼才能參加全球總決賽,大家都在期待星際2的最強選手。


暴雪總裁Mike Morhaime先生

看起來去年的WCS只是打下根基。有著盡可能多的賽區,盡可能多的線上晉級賽,你盡可能地吸引更多的人關注和參與《星際爭霸2》。這是去年大計劃之一。今年,將會更加專注於讓更多的人把《星際爭霸2》作為電子競技項目來收看。這樣說沒錯吧?

Mike:並不是這樣。我不完全這麼認同。我不確定去年的比賽構架吸引了足夠多的人——我是說,我知道我喜歡《星際爭霸2》,但我從來沒參與過其中這些比賽。這些去收看了比賽的人並非因為WCS去玩的《星際爭霸2》。我認為WCS增加一個公開預選賽是WCS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而且以後也是,所以我們將會有地區公開預選賽。

不過我現在認為,沒有新的WCS構架,我認為外國選手在韓國選手面前劣勢會很大。他們到處旅行,他們並沒有到像韓國選手那樣以日常靠打比賽過日子的程度,所以你看到很多外國選手到韓國去訓練並進步成頂級選手。那邊戒律森嚴。韓國選手不需要旅行,幾個少數也不像外國選手那樣跑的那麼多。所以我們想要創造一個環境,​​可以給北美,嗯,給美洲和歐洲選手一個進入穩定的圈子的環境。我們將會公平地對待三個地區,同樣的獎金發放數量,這樣對每個地區的頂級選手來說都是可行了。

Itzik Ben-Bassat:我認為你說的沒錯,2013我們嘗試創造更輕鬆的收看體驗。我們嘗試創造出更簡 ​​單的故事線,並通過與Twitch的合作,我們將會嘗試創造更加便利的收看體驗。這樣我們的專注點就顯而易見的是更容易收看,更容易跟隨,以及更容易理解。

Mike:沒錯,這點說的很好。我認為觀眾收看方便也是主題。這是我們對新WCS的目標。在韓國有一些與眾不同的事情:一周五天都能在電視上看到《星際爭霸2》比賽。國際上說這很重要。我認為所有的WCS比賽都會在Twitch上進行高清免費直播。如果你看看2012,有許多的比賽,但很多都需要訂閱才能看到。有一些是免費的但質量很差,現在我們有了標準,並使用高清信號,大家還能免費收看。如果你想要1080P,沒問題,你只要稍微付一點錢就可以了。


暴雪運營執行副總裁Ben-Bassast 先生

您說這樣會增加歐洲和美洲選手的穩定性。但另一方面,Naniwa, Scarlett 或HuK 這樣出席GSL並住在韓國的選手,還有那些全球旅行參加各地大比賽的選手怎麼辦。

他們現在本來就比較艱辛的職業環境雪上加霜。他們目前的處境很奇怪,他們想在韓國練習,但同時Naniwa 想要參加WCS歐洲賽來獲得自己能參加地區和世界總決賽的晉級名額。這樣,你們認為是否這會讓那些去韓國的外國選手產生“我最好在老家練習”的想法?

Mike:希望會是這樣,這樣可以減少來到韓國練習的必要性。

Itzik:是的。這只能是一個預測。我也是這麼想的。如果一名韓國選手覺得贏取WCS歐洲的名額更好,或者決定去歐洲打比賽,那麼他們去了,並在歐洲和歐洲選手練習,那麼比賽就會越來越好。我們希望我們看到選手的轉型。所以我們沒有做區域限制。我們想要看到不同地區的選手們進行轉變,或者不同地區的選手進行交換。我們想要看到選手們之間互相提升。

你描述的正好是今天的現狀。韓國有著非常高的競技水準,在歐洲卻不夠好,我們做的一些事情就是,嘗試增加歐洲和美洲地區的水準。你會看到所有的聯賽都是相同的。歐洲聯賽,美洲聯賽以及韓國聯賽在獎金上來說都是相同的,我們希望這樣可以讓不同區域之間好選手的數量都能增加。

有許多選手認為韓國練習更好是因為最好的選手都在那,那個地區的天梯也是最好的。天梯上那些高手可以幫你提升,而讓你提升的並不一定是比賽。所以可能出現韓國選手去北美天梯,然後霸占北美天梯頂端,而美洲地區的選手如果一直輸給他們就無法提升。他們仍然可能會選擇去韓國訓練並提升自己。對此你們怎麼看?

Mike:我在練習方面不是專家,也不了解韓國的訓練體制,但我認為我的理解是他們在內部練習中所用的策略要多於在天梯上,因為他們需要在打發策略上有所保留。我不認為他們會在天梯上用處自己的王牌。

我相信您在中國舉辦的WCS全球總決賽上聽到了,但考慮原因之一就是對南美這樣的地區來說,他們認為能進入WCS本身就是一種超越了。這就給了起死回生的一絲希望。這能創造興趣,能創造出讓他們的頂級選手再次認真開始比賽的原因。我很確定不止如此,東南亞地區也如同被遺忘了一樣。你們是否有計劃為這些地區創建聯賽?

Mike:你可能會看到的,你會看到地區性的比賽開始誕生。我認為像WCG這樣的賽事組織在許多不同的地方舉辦比賽。我認為這些選手會有機會參與WCS。南美的選手可以參加美洲聯賽。我們曾經認真考慮過這個聯賽,我們最終決定叫美洲聯賽,因為不僅僅是代表美國聯賽,而是因為代表了整個北美和南美。

Itzik:讓我們用其他體育項目來做例子,比如說一名出色的網球運動員。我在巴西本地聯賽中戰績出色。某種意義來說,當我進入最頂級時,我需要去巴西之外的地方,參加世界上不同的其他比賽。所以我們認為同理,你需要這樣做。如果有人在巴 ​​西玩,而且進入了非常高端的等級,難道他們不會想去參加美國聯賽——或美洲聯賽,或者去歐洲聯賽來和其他更好的選手較量嗎?我認為會是這樣。

這裡有一個問題。您之前提及關於Sen這樣的選手,或者其他這樣並不固定於某個地區的優秀選手,是否會考慮讓他們更輕鬆地進入WCS系統之中。有什麼內容可說嗎?

Itzik:我認為Sen是個特別的例子。我認為我們需要先明白他想在哪裡比賽,然後嘗試和調度。我們非常公開和坦誠,並希望可以解決像Sen這樣的選手的問題。也許他決定參加台灣的比賽,但也出席台灣之外的比賽。或者他想嘗試參加韓國的比賽。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他。

那麼這在金錢、時間和努力上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投資,那麼這樣的商業目標是什麼?當然了,大家從一個觀點上都希望看到他們的遊戲成為最受歡迎的電子競技項目,全球皆知的項目。但從商業角度來說,你們能得到什麼?

Mike:這個利益是非常直觀的。我認為電子競技可以像更多的人展現《星際爭霸》並告訴更多的人關於《星際爭霸》多人連線的魅力,並希望藉此吸引更多的玩家加入。你可以看看《母巢之戰》的影響力,社區的長久和健康地發展了那麼多年,你無法將其從電子競技中剝離。電子競技佔據的比重很大,希望《星際爭霸2》也能有如此長壽和健康的周期。

那麼在全球總決賽之前,會有三個賽季決賽。每個地區都有一個決賽。已經決定好了誰來負責執行和操作了嗎?

Itzik:大滿貫?是的,大滿貫就是——MLG是美國地區的滿貫,歐洲的是ESL,而韓國我認為應該是OGN。

Mike:今年是OGN。

你們是否有考慮——現在有很多選手很走運地在一個資金充沛隊伍裡可以參加更多賽事。現在,WCS比賽有了更多點數,如果可以通過IEM, Dreamhacks 等等其他比賽獲得點數,你們是否會擔心點數多的選手越來越多,點數少的越來越少?比如MC 這樣的選手不停地出席和晉級各種比賽那麼他會獲得更多的點數。

Mike:是的,所以我們現在不太想用點數係統。但我們很快會宣布的。我們討論的話題之一就是你一年之內可以獲得點數的上限……我不知道上限應該有多少,我認為我們會有一個。我們仍然在內部討論之中,但是我們想要選手在聯賽中表現出色。我們想鼓勵大家多參加這些賽事,但如你所說,如果這些比賽都去但WCS表現不佳就不好了。如果這樣,你就無法前進的夠遠了。

去年,許多人想說Dreamhack上的WCS是最棒的,今年卻沒有他們。這有什麼原因嗎,而且他是否還有計劃讓他們加入?

Itzik: 首先,我認為如果你詢問我們個人意見的話,我們認為他們的WCS 很棒。非常的精彩。難以置信。我們對Dreamhack 充滿了敬意。他們是暴雪的重要合作夥伴而且將會繼續是我們的伙伴。實際上是,我們選擇的是符合所有要求的合作夥伴而不是地區最好的合作夥伴。

0
0
0
0
0
0
0
0
 

噁心

愤怒

強贊

感動

路過

無聊

雷囧

關注
評論加載中....